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诗的含蓄美 吴战垒 古人有“言不尽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诗的含蓄美

吴战垒

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 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

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诗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有如绝色美人,淡扫蛾眉,不事艳妆,而自觉风韵天然,楚楚动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含蓄的诗往往不止于所写的一端,而有言外的别旨和风神。“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所写既是杨花,又不仅仅是杨花,而包孕着对风尘沦落的女子的深厚同情;“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所写既是日暮春愁,又不仅仅是日暮春愁,而流露了对国是日非的殷忧和感慨;而且更重要的往往在后面的深层意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长吉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使人感到的也不仅仅是采菊看山和看人弹琴而已,前者的襟怀冲谈和后者的风情旖旎,都流于言外,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含蓄之美。

由于含蓄之富于暗示性,在表现上以少总多,从无见有,就大大开拓了诗歌的内容涵量,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一些篇幅短小的诗,如绝句,就特别讲究含蓄,一唱三叹,余味不尽,在寥寥数句中,包孕着丰富的意蕴。如元棋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寥落的行宫中,寂寞的红花映衬着白头的宫女,她们在春日无聊之时,正闲话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先皇旧事。这是一幅黯谈而凄凉的图画。作者只是淡谈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情事,引而不发,却意在言外,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等词,暗示了深长的沧桑盛衰之感。

有些情事或意愿,不宜在诗中正面直说,通过委婉含蓄的手法来表现,则显得雅致大方,别有风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从屈原以来形成了以香草美人自喻的抒情传统,后人许多宫怨和闺怨诗,大都借以自伤不遇,在风格手法上不出含蓄一路。

含蓄的诗,由于不作铺陈直叙,而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因而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合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曾引用波特菜尔的散文诗《窗户》说:“从一个开着的窗户外面看进去的人,决不如那看一个关着的窗户的见得事情多。再没有东西更深邃,更神秘,更丰富,更阴晦,更眩惑,胜于一支蜡烛所照的窗户了。”所以厨川白村说:“烛光照着的关闭的窗是作品。”因为这种窗户不像敞开的窗户那样一览无余;它虽然关闭着,但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若明若暗,使人既能窥视,却又不甚分明;在朦胧中格外富有一种诱惑力,诱发人去猜度和想象那窗户里面隐藏着的全部秘密。这境界与诗的含蓄十分相象,李商隐的《无题》诗,就是这种“烛光照着的关闭的窗户”。千百年来,无数读者在窥探这扇窗户,在朦胧中各有所见,但似乎都不能尽其底蕴。含蓄的诗之所以耐人寻味者,大半在于此。苏东坡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所谓“必此诗”,就是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

(选自《文史知识》)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言不尽意”是语言表达功能的不足,也是构成诗歌含蓄美的条件。

B.含蓄的诗不止着力于所写意象,而且更注重语言后面的深层意蕴。

C.含蓄之富于暗示性源于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

D.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是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

E.含蓄的诗格外诱发读者的想象力去窥探诗歌语言之外的底蕴。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引司空图的话,意在具体解释什么叫含蓄。

B.引元稹的诗,意在说明小诗特别讲究含蓄。

C.引厨川白村的话,意在形象论述什么是朦胧。

D.引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不含蓄的诗都不是好诗。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D


解析:

【小题1】A C(A构成诗歌含蓄美的条件是诗人“善于因难见巧”;C原文“因而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可见C项颠倒了“暗示性”与“朦胧性和多义性”的关系。)

【小题2】D(“都不是好诗”说法绝对化,并非作者引用苏诗的本意。)

相关题目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 A.满足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棚内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名十岁的女孩到某书店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8年树德中学期中)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降落伞,下面吊一个轻的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髙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即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 mol·L-1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图
同盟会纲领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实质意义是 A.
同盟会纲领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