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中,反应物A10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下同)v1,且c3________1.0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可根据表中1的数据直接计算:

v(A)

0.013 mol·L1·min1

(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知,反应温度相同达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均为0.50 mol·L1)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起始浓度也必须相等。c21.0 mol·L1,仅仅是12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相同。2要比1提前达到平衡状态,则达平衡所用的时间短,说明反应2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 min20 min,实验1A的浓度变化值为0.13 mol·L1,而实验3A的浓度变化值为0.17 mol·L1,这说明v3>v1,从而知从0 min10 minA的浓度的变化值要大于0.17 mol·L1,即c3>(0.920.17)mol·L11.09 mol·L1

(4)对比实验4和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吸热。

答案 (1)0.013

(2)1.0;使用了催化剂

(3)>>

(4)吸热;因为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关题目

下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
下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
某中学举办电脑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含80
某中学举办电脑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含80分).现将高一两个班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2-10所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
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计算。 ⑴
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计算。 ⑴制取0.8g氧气,需要这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⑵要配制这种过氧化氢溶液60g,需要30%的过氧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依靠门第出身 D.参加科举考试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处分别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c处固定一个负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都相等,如图所示,D点为正三角
有一隧道,内设双行线公路,同方向有两个车道(共有四个
有一隧道,内设双行线公路,同方向有两个车道(共有四个车道),每个车道宽为3m,此隧道的截面由一个长方形和一抛物线构成,如图所示。为保证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