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菊 花[唐]元 稹秋丛绕舍似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

菊 花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2分)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答案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入迷、留连忘返(各1分) 

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1分)

解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相关题目

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
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6月3日,在河南省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6月3日,在河南省洛阳建中实验学校操场上,250名学生为家长行跪拜礼,为家长洗脚。这是该校举办的“孝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杰克·伦敦在《海狼》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说:“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做钻石,而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却只不过是钻石的同素异形体:
-- The government stops kids under 18________ a driver’s license.  -- Yes. A
-- The government stops kids under 18________ a driver’s license.  -- Yes. And it doesn’t allow ________after drinking, either. A. to get; to drive         B. to get; driving  C. getti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l,完成1~5题。 1. 关于经纬线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l,完成1~5题。 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共有360条经线     B. 南极点的经度为90°     C. 所有纬线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
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Even on holidays, he preferred doing something A. without         B. tha
Even on holidays, he preferred doing something A. without         B. than         C. rather than   D. Caugh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