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菊 花[唐]元 稹秋丛绕舍似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4分)

菊 花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2分)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答案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入迷、留连忘返(各1分) 

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1分)

解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相关题目

----Promise you’ll never wear this kind of dress!    ----________. What if I
----Promise you’ll never wear this kind of dress!    ----________. What if I will give a performance? A. It’s up to you            B. That reminds me              C. That
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
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这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________能转化来的.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越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 C.氢
小明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在地球仪表面缓慢爬行,他把老鼠看
小明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在地球仪表面缓慢爬行,他把老鼠看作质点,在竖直面内抽象出如图所示模型:ON水平,OM竖直。在老鼠由M缓慢爬向N的过程中,
If you don’t go to the meeting, ______.  A. neither will I   B. so will I 
If you don’t go to the meeting, ______.  A. neither will I   B. so will I  C. I won’t, too  D. I don’t, either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
已知复数,则的共轭复数是 A.          B.         
已知复数,则的共轭复数是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