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分)小蔡利用图甲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朱老师帮小蔡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1)过氧化氢加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
(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是 .
(3)小蔡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并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一定是纯氧吗?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蔡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请你帮他将下表实验现象填写完全.
实验编号 | 空气体积分数% | 排水体积分数%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
1 | 85 | 15 | 火星稍变亮,不复燃 |
2 | 80 | 20 |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 |
3 | 75 | 25 | 复燃 |
4 | 70 | 30 | |
5 | 50 | 50 | 复燃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蔡还能够粗略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范围是 .
【继续探究】小蔡对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进行研究,做了一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10%的H2O2溶液的用量(mL)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MnO2粉末的用量(g) | 0.1 | 0.3 | 0.5 | 0.7 | 0.9 | 1.1 |
收集等体积O2所用时间(s) | 17 | 7 | 4 | 2 | 2 | 2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蔡探究的问题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 .
考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 科学探究. |
分析: | (1)实验室用加热5%的过氧化氢方法制取氧气,由于氧气中含有的水分多,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图乙将制得的氧气通过浓硫酸水蒸气除去,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根据氧气的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性质回答; (3)由表格所反应的信息可知,能使木条的火星复燃的不一定是纯氧.题目里的时燃时不燃就是燃与不燃的交界,此时的氧气的体积百分数为(80×21%+20)÷100=36.8%,注意21%是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含量,计算氧气的体积百分数时不要漏掉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4)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收集等体积氧气所用的时间不同,可见,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催化剂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对反应的影响体现在反应所用的时间和反应物的用量上. |
解答: | 解:由于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很多的水,制取的氧气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导致甲中除了生成O2外还有较多的水蒸气,而乙装置加了干燥装置,降低了水蒸气的含量.由于含氧气浓度大带火星的木条才容易复燃.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二氧化锰),反应原理为2H202 2H2O+02↑. (2)乙装置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使氧气中的水蒸气除去了. (3)①根据表格中反应的信息可知:实验2中时燃时不燃就是燃与不燃的交界,从实验3开始就可以复燃,所以实验4中是复燃. ②因为实验2中时燃时不燃就是燃与不燃的交界,此时的氧气的体积百分数为(80×21%+20)÷100=36.8%.所以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不一定是纯氧气;小明还能够粗略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范围是大于等于36.8%(填36%也正确). (4)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催化剂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MnO2)的量越多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但是,当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到0.7g之后,就不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30mL10%H2O2溶液加入0.7gMnO2时反应速率达最大值. 答案: (1)2H202 2H2O+02↑. (2)改用乙装置后除去了氧气中的水蒸气. (3)【设计并进行实验】复燃 【实验结论】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不一定是纯氧. 大于等于36.8%. 【继续探究】 催化剂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氧化锰的量越多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当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到一定量后不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二氧化锰的量(催化剂的量)可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0.7g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最快.(以上答对一点即可.合理也可.) |
点评: | 该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诣在告诉我们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不合适,用催化剂的方法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