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太武,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太武,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觉。黑子谋于著作郎高允曰:“主上问我,当以实告,为当讳之?”允曰:“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中书侍郎崔鉴、公孙质曰:“若首实,罪不可测,不如姑诛之。”黑子怨允曰:“君奈何诱人就死地。”入见帝,不以实对,帝怒杀之。帝使允授太子经,及崔浩以史事就收,太子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逮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宫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待讲日久,哀臣欲丐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帝顾谓太子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他日,太子让允曰:“吾欲为卿脱死则卿不从,何也?”允曰:“臣与崔浩实同史事,死生荣辱,义无独殊,诚荷殿下再造之慈,违心苟免,非臣所愿也。”太子动容称叹。允退,谓人曰:“我不奉东宫指导者,恐负翟黑子故也。”             (选自《北史·高允传》)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重为欺罔也              重:加重

B.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        脱:倘若,如果

C.临死不易辞                  易:交换

D.他日,太子让允曰            让:询问

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情况不相同的一句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彼不我恩也                  D.何以得生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高允诚实的一组是

①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

②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③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

④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对文章分析和概括的语句,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翟黑子不听高允“有罪首实……不可重为欺罔”的劝告,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B.崔浩主管修史的事情,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结果被逮捕入狱。

C.高允没有听从太子的吩咐,据实回答皇上的问话,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表彰。

D.高允不愿说违心话,是他为人诚实的表现,也是他从翟黑子被杀总结出的教训。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

译文:

(2)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译文:

答案

【小题】A

【小题】D

【小题】A

【小题】B

【小题】(1)您是朝廷中的宠臣,有罪应该首先如实交待,或许能够被原谅,不能够再次欺骗皇上。(2)然而崔浩所负责的事情,多是总体构思设计罢了,至于具体写作方面,我比崔浩干的多。


解析:

【小题】 A项“重”是“再次”的意思;C项“易”是“更改”的意思;D项“让”是“责备”的意思;B项“脱”释义正确,故选此项。

点评:A项“重”读chóng,而不读zhòng,误读而误解;C项“易”作“交换”时,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具体的物品,而文中是言辞,由此可记住其用法;D项“让”在文中通常是“责备”之意,比较固定。

【小题】 A、B、C三句都是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之”“余”“我”分别提到动词的前边,只有D项是介词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故答案选D。

点评:宾语前置有四种情况:(1)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的帮助,使宾语前置,如:①宋何罪之有?②唯利是图。(2)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代词(安、何、谁等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如:①沛公安在?②微斯人,吾谁与归?(3)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前置,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介词宾语的前置。如:一言以蔽之。

【小题】 第④句是太子为高允开脱的话,说他为人小心谨慎,不会犯错,其它三项都是反映高允为人诚实,因此答案选A。

点评:题中所选四句话,第①句是高允对翟黑子的忠告,第②③句是高允如实回答皇上的问话,第④句是太子替高允的辩解。答题时,应明确人物、语意和目的。

【小题】 崔浩被捕入狱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史书的内容,而不是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故B项错。

点评:B项崔浩“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无中生有。阅读古文,应避免此类干扰。

【小题】点评:翻译第(1)句时要抓住“见”,突出被动句,抓住重点词“欺罔”,即“欺君罔上”之意,“实”活用为“如实交待”。翻译第(2)句,抓住“裁”“著述”“于”等词语,正确理解、准确表达。

译文

辽东公翟黑子深受世祖的恩宠,他奉公出使并州时,竟收受布上千匹。事情很快就被发现了。于是黑子来向高允请教对策,他说:“如果圣上向我问及此事,我是自首伏罪呢,还是避而不答?”高允道:“您是朝廷中的宠臣,有罪应该首先如实交待,或许能够被原谅,不能够再次欺骗皇上。”而中书侍郎崔鉴和公孙质等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都说:“一旦自首从实招认,获罪是大是小实在无法测度,因此最好是回避不说。”黑子认为崔鉴等人更关心自己,就怒气冲冲地对高允说:“按您说的去做,简直就是引诱我去送死!”后来,黑子在回复世祖的提问时没能说实话终于被世祖疏远,最后获罪而遭杀戮。世祖派高允给恭宗讲授经书,到崔浩因为史书内容被捕时,恭宗对高允说:“入朝见到圣上的时侯,我自然会引导你的。倘若圣上有事问你,你只管依着我的话说。”入朝后见到了魏帝,恭宗说:“中书侍郎高允自在臣的宫中以来,已共同相处了多年,他做事小心谨慎而且周密。虽然他与崔浩同做一事,然而高允低微,都是听从崔浩的主张,请饶恕他的性命吧。”世祖把高允叫到面前,对他说:“《国书》是否都是由崔浩撰写的呢?”高允答道:“是臣与崔浩共同撰写的。然而崔浩所负责的事情,多是总体构思设计罢了,至于具体写作方面,臣做的比崔浩多。”世祖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这个罪比崔浩还重,怎么能留他活路!”恭宗急忙说:“高允是小臣,见到圣上威严庄重的样子,就语无伦次了。臣曾经详细地问过高允,他每次都说是崔浩写的。”世祖问高允:“果然像太子所说的吗?”高允答道:“臣才质平庸,著述写作时谬误百出,冒犯了天威,此罪理应灭族,如今臣已甘愿受死,所以不敢不说实话。殿下因为臣长期为他讲习授课,所以可怜臣,为臣祈求活命。其实他并没有问过臣,臣也没有说过那些话,臣回答圣上的都是实话,不敢心神无主。”世祖对恭宗说道:“正直啊!这是世人难做到的而高允能做到,到死不改口,这是诚实的表现;为臣不欺骗君王,这是忠诚的表现。应当赦免他的罪责以表彰他的行为。”于是赦免了他。有一天,恭宗责备高允说:“我想为你开脱,但你不依从,是什么原因呢?”高允说:“我和崔浩同是史官,同生死,共荣辱,按道义不能享受特殊,假如真的蒙受殿下免死之恩,违心活着,这不是我的本愿。”恭宗深受感动,连连赞叹。高允回去后,对人说:“我不听太子殿下的话,是因为害怕自己像翟黑子一样被处死。”

相关题目

如图,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
如图,P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假如你是李华,21世纪报就“怎样保持中学生身体健康”的问
假如你是李华,21世纪报就“怎样保持中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向你征求意见,请以书信的形式给编辑写一封信,词数100左右。 主要内容包括: 1.    
21.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
21.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 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
 Many new means__________ to prevent the river ____________. A. have found, fro
 Many new means__________ to prevent the river ____________. A. have found, from polluting B. have found, from being polluted C. have been found, from being polluted D. has been found, from being pol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纯净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纯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
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经测定,某天然水的硬度为10°,其中Ca2+、Mg2+的浓度之比为2∶
经测定,某天然水的硬度为10°,其中Ca2+、Mg2+的浓度之比为2∶3,试确定该水中Ca2+、Mg2+的浓度:c(Ca2+)=_________mol·L-1、c(Mg2+)=_________mol·L-1,并指出该水属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