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请你设计:(实验步骤中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请从以下“实验用品”中选择)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答案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探究实验一、根据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锰时产生气泡的快慢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实验二、根据固定变量法分析设计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答:

解:探究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在放入二氧化锰时反应越迅速,说明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

探究实验二、要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固定变量可知,该实验操作是用试管取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放入盛放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发生的现象,放入冷水中的过氧化氢反应不剧烈,而放入热水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出现.

故答案是:

探究实验一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 3~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利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了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因素.

相关题目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组底边长为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组底边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依次放置在轴上(相邻顶点重合),点的坐标为(). (1)若b =1
质量为1t的汽车沿半径为49m的水平公路面转弯,若路面对车的
质量为1t的汽车沿半径为49m的水平公路面转弯,若路面对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且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交往日增,世界范围内的汉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交往日增,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在不断升温。你认为今天世界“汉语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下面对古诗句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
下面对古诗句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
Now you live in an important year _____, harder than ever before in your life, y
Now you live in an important year _____, harder than ever before in your life, you should work.A. thatB. asC. whenD. because  
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B.氯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B.氯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