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提炼过程中借鉴了祖国医学,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疟疾的治疗方药如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意思是:用一把青蒿,以二升的水浸渍以后,绞扭青蒿、取得药汁,然后一次服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绞扭青蒿、取得药汁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2)计算141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
(3)141g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与 g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相等.
(4)根据如图的药物说明书,若要明显控制病情,成人最少服用药物 g.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绞扭青蒿、取得药汁,是从青蒿中分离出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药物说明书,20mg/片,若要明显控制病情,一日一次,成人一日3片,首剂量加倍,连用5~7日,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绞扭青蒿、取得药汁,是从青蒿中分离出液体,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2)141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41g×
×100%=90g.
(3)设需要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x
x×
×100%=90g x=142g.
(4)由药物说明书,20mg/片,若要明显控制病情,一日一次,成人一日3片,首剂量加倍,连用最少日,则成人最少服用药物20mg×6+20mg×3×4=360mg=0.36g.
故答案为:(1)过滤;(2)90g;(3)142;(4)0.36.
30.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2.1g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20g的溶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HCl (填化学式).
(2)2.1g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 0.8 g.
(3)求当滴入10g稀盐酸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所以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呈酸性,此时盐酸过过量,所含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根据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
(3)根据消耗的盐酸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然后完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所以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g时,溶液呈酸性,此时盐酸过量,所含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2)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H2O+NaCl
40 36.5 58.5
y 10g×7.3% x

=
=

x=1.17g y=0.8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1g﹣0.8g)+1.17g=2.47g
所得溶液的质量:20g+10g=3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8.2%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2%
故答案为:(1)NaCl、HCl;
(2)0.8;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