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H2OH2SO4 NH4HSO4

 


Cu(OH)2→                         H2O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 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____________

(4)CuCl2·2H2O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 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滴加苯乙腈  球形冷凝管 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 便于苯乙酸析出  BCE (3)重结晶 95% (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5)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解析] (1)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边加边搅拌。(2)分析装置图知,仪器b的作用是向三口瓶中加苯乙腈;仪器c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苯乙腈的作用;根据题给苯乙酸的熔点和溶解性,可知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目的是使苯乙酸结晶析出。分离苯乙酸结晶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过滤需用到漏斗、烧杯和玻璃棒。(3)根据制取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40 g苯乙腈参加反应理论上可制得46.5 g苯乙酸,所以苯乙酸的产率为×100%95%(4)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Cl(5)根据苯乙酸溶于乙醇,可知混合液中加入乙醇是为了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便于充分反应。

相关题目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节能灯节能而不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节能灯节能而不环保。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节能灯里面含有汞蒸气和六价铬,还有铅、镉等重金属。一旦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如图1).某兴趣小组对其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如图1).某兴趣小组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下表是他们将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
假定2009年生产1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件B商品的
假定2009年生产1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3件C商品=2件A商品。如果2010年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
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B.CaO2C.CaCO3
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
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 A.23°26′N,1600E          B.23°26′S,1600E     C.23
下列各组物质, 其分子数相同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 其分子数相同的是                                        ()     A.1克 H2和8克O2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