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①重阳 ②端午节(答对一个给1分)
26.尊重传统节日风俗,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 走近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明
【解析】
25.
试题分析:“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语出明代王灿《客中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所以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不效艾符趋习俗,艾符蒲酒话升平:语出唐代殷尧藩的《端午》。 艾符: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蒲酒:菖蒲酒,端午日有饮菖蒲酒的传统习俗)
26.
试题分析:宣传标语一定要简洁,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要突出宣传对象“传统节日”,1分;突出“尊重风俗”“弘扬精神”“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肩负责任”等活动目的或意义,1分;修辞方法,2分)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喜剧演员戴维中学毕业时,他的许多同学都得到了父母给予的新装、甚至汽车等礼物。
可戴维的父亲只把一枚硬币轻轻放在戴维手上,对他说:“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闯一闯。”戴维对父亲的做法迷惑不解,但还是照父亲说的去做了。在他事业有成时,他才认识到当初父亲送给了他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戴维感慨地说:“我那些同学得到的只不过是新装或汽车,但是我的父亲给予我的却是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
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想法呢?请以“打开世界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文意自立
③文体自定
【答案】
打开世界的钥匙
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家的钥匙开不了自家的门。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人们终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大千世界,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当乌云遮住了天空的门,阳光便将它冲破,当雾霭隐没了大地的门,和风就把它吹散。也许有一天,当生活的大门向你关闭,前途看似遥遥无期,心中氤氲着苦闷与失意,不要慌恐,无须心急,耐心地找寻,总有一把钥匙会帮你解决难题。
美国作家海伦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她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里,坚强的海伦为什么能熬过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她在对时间的珍惜,对光明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中,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从而打开闭锁的命运之门。她用自己的顽强和聪慧,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有一个和我们一样拥有无数青春梦想的小男孩,在他十岁时因一次车祸失去左臂。一时间,一扇扇人生的门在小男孩面前关上,小男孩那五彩缤纷的人生理想也如肥皂泡一个一个地破灭。但过了不久,小男孩便提出要学柔道,并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为师。几个月过去了,小男孩已适应了一只手搏击,但奇怪的是,师傅只教他一招。小男孩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可他相信师傅,便日复一日地练习这一招。不久之后,师傅带着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仅凭这一招制服了许多比他高大强壮的对手,并获得了冠军。小男孩更加疑惑了,师傅却笑着说:“你几乎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而对付这一招的唯一办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
谁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看看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他们都曾是科场失意者,落魄在别人“金榜题名”的喜乐里,但科举考试的独木桥外,他们另辟蹊径,使自己重新焕发光彩,让世人惊诧,令后人景仰。作为君主,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政足以说明滑进政治的李煜担不起一个国家的重任,但却很难想象,要是少了一个叫李煜的词人,中国文学史的损失有多大!
有一句古谚说的好,上帝在把你的一扇门关闭时,也会为你留下另一扇门。因此,不要放弃对那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努力吧,坚持吧,那把钥匙最终会出现你的眼前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加话题作文。首先要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往往是最后一句;然后要弄清楚这把钥匙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它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篇文章,甚至可以是一个表情、一种氛围、一缕气息。话题可以是我们拟题的中心。这可以写成记叙文,抓住细节,写一次经历,一个瞬间开启了自己的世界;也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或议论性的散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列举事例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列举。“生存”,应该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在当今社会更有现实意义。其背景是:就业压力空前增大,生存竞争空前加剧。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游刃有余,就需要有真才实学,需要有实际本领。在教会孩子、教会学生“学会生存”方面,社会和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拟题可以采用扩句、换词等方式,比如……开启了我的世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