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城,遂克之。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寻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江。

明年,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不公。”及杨宪相,永忠与相。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①邀击:拦击,截击。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士诚遣舟师海安      薄:迫近       

B其残暴斩之            数:列举

C铜锣峡                次:停留       

D.永忠与相              比:匹敌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桥傅城,遂克之                       复与俞通海等七舟载苇荻

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江               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

复旋绕                            民怀其惠,之立祠

故止封侯不公                         及杨宪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接见和嘉奖。

C.因为跟随汤和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

18.断句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6处。(3分)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选自《孙子兵法 虚实篇》)

1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3分)

②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4分)

20.从文章中找出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两个事例(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15D

16A

17D

18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9.①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3分。事、垂各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②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4分。谕、晓譬、奉,各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

20.①“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或:廖永忠在船尾造桥攻克江洲②“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鄱阳湖之战廖永忠用火攻焚敌船 ③“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或:廖永忠指挥突破铁索桥,上下夹攻破蜀军。(3分,12分,23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中,D项解释有误,“比”是“亲近”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于”都作介词,相当于“在”。B项的“以”,前者相当于“用”,作介词;后者相当于“凭借……身份”,作介词。C项的“而”,前者表修饰,作连词;后者表转折(一说并列),作连词。D项的“为”,前者相当于“替、给”,作介词;后者是“做”之意,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错误在于,廖永忠是因为年纪轻轻就有远大的志向受到明太祖的称赞,当时还没有建立很大的功勋。B项错误在于,廖永忠不是每次回到京都后,都受到明太祖的接见。C项错误在于,廖永忠跟随徐达平定淮东,中途被太祖召回抵御张士诚,最终平定淮东的是徐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在初识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文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以及其他特殊标志断句。题中,动词“象”的宾语之后应断句;“水之行”是被破坏了独立性的主谓短语,“避高而趋下”是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后应断句;“兵之形” 是被破坏了独立性的主谓短语,“避实而击虚”是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后应断句;动词“制” 的宾语和“胜”之后都应断句;动词“无”的宾语“势”和“形”之后都应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事”是“侍奉”之;“垂”是“流传”之意。第(2)句中的“谕”是“告知”之意;“晓譬”是“开导”之意;“奉”是“献上,呈上”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应在基本读懂本文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注意到题目要求是“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其中,“具体”和“用兵有智谋”两词尤为重要。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参考译文】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他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太祖说:“你也想取得富贵吗?”廖永忠说:“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太祖称赞了他。

陈友谅进犯龙江,廖永忠大声呐喊着冲击敌阵,各路人马跟在他后面,大败陈友谅的军队。他跟随太祖进攻江州,江州城守卫防备十分牢固。廖永忠估计了城墙的高度,在战船的尾部造了一座桥,让船尾朝前,乘风前进,把船尾的桥附着在城墙上,于是攻克了江州。

廖永忠跟随太祖攻克南昌,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廖永忠乘坐快船一边追击一边射箭,陈友谅的士兵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人用七条船载着芦荻,趁着大风放火,烧毁敌军几百艘大船。又率领六条船深入敌阵搏杀,再冲杀一圈出来,敌军惊呼他为神人。廖永忠又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回到京城,太祖用漆牌写了“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个字赐给廖永忠。廖永忠跟随徐达攻取淮东,张士诚派遣水军迫近海安,太祖命令廖永忠把军队撤回到水寨里抵御他们,徐达于是攻取了淮东各郡。

不久,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领水军从海路与汤和会合,攻克平定了闽中各郡。不久,他被任命为征南将军,从海路进攻广东。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廖永忠到了广州以后,抓住海盗邵宗愚,列举了他的暴行后斩了他。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第二年九月廖永忠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率领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他。

第二年,廖永忠凭征西副将军的身份跟随汤和率领水军讨伐蜀地。蜀军设立了铁锁桥,拦截在关口,战船不能前进。廖永忠秘密派遣几百人抬着小船翻过山地渡过关口,到了蜀军的上游。廖永忠估计他们已经到达,就率领精锐的士卒从墨叶渡出发,将部队分为两支攻打蜀军的水寨和陆寨。天快亮的时候,蜀军才发觉。廖永忠与抬着小舟到上游出击的将士会合,上下夹攻,大败蜀军。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进军,约定在重庆会合。廖永忠率领水军直捣重庆,部队驻扎在铜锣峡。蜀主明升请求归降,廖永忠因为汤和还没有到达,没有接受投降。等汤和到了以后,才接受明升的投降。太祖写了《平蜀文》表彰他的功劳。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的时候,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等到大封功臣的时候,太祖告诉各位将军说:“廖永忠指使跟他要好的读书人窥测我的心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只封为侯爵而没有封为公爵。”等到杨宪做丞相的时候,廖永忠跟他关系亲近。杨宪被杀时,廖永忠因为功劳大而得以免死。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因为犯了冒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相关题目

Mum        my suggestion while Dad spoke      my idea. A.turned of
Mum        my suggestion while Dad spoke      my idea. A.turned off, in favour of                                                     
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
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
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氧气、汞、二氧化碳、氯化钠、铁等,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测得结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测得结果偏低,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叙述中的(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用原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C.
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
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
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
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质量为0.02 kg的小球,用细线拴着吊在沿直线行驶着的汽车顶
质量为0.02 kg的小球,用细线拴着吊在沿直线行驶着的汽车顶棚上,在汽车距离车站15 m处开始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拴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保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