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

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的温度由室温升到80℃,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中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中有丙物质析出。

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室温时,       (选填烧杯”“试管①”试管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b”“c”,下同),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

(3)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取的提纯方法         

            (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若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

      g;

(5)在温度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室温下烧杯中甲物质的溶液中有1 g甲物质未溶解,试管①中有1 g乙物质未溶解,试管②中无未溶固体,其中溶液可能未饱和,升到80℃时,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表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乙物质全部溶解,表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丙物质析出,表明丙溶液可能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至析出晶体,反映了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甲为b,乙为a,丙为c;降温结晶适用于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蒸发结晶适用于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的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和溶解度大小息息相关。

答案:(1)试管② (2)b c (3)蒸发结晶

(4)1 (5)大于t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 闻  雁 (韦应物)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 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 A马克•吐温    B德莱塞   
《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 A马克•吐温    B德莱塞    C雷切尔•卡尔森    D莫泊桑
     The old man came, _____a big dog. A. followed    B. following by  
     The old man came, _____a big dog. A. followed    B. following by   C. and following   D. followed by
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ax+by(a>0,b>0)的最
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ax+by(a>0,b>0)的最大值为12,则+的最小值为( ) A. 4             B.               C. 1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B.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B.判断一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B.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主要是看其负极的活泼性 C.依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出了化学电源 D.氧化还原反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