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________________

  (2)援疑理 质: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翻译: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句子: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

答案

1.游:交往  质:询问

  【解析】实词背诵,课下注释。

2(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解析】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考查了虚词的两个用法:第一个因为;第二个

3.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题目

How to stop sleeping in Class? Sleeping in class prevents you from paying atten
How to stop sleeping in Class? Sleeping in class prevents you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 as well as stops you from learning about the material that is being taught. It can also get you in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的1/4圆弧面与车C的上表面平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的1/4圆弧面与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滑块A,其质量为mA=2kg,在从R=1.25m的1/4圆弧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在ABC中,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在ABC中,                         , D为BC边的中点,则(    )        A.1                      B
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HCl中,同温同压下产
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HCl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 1:2:3B. 6:3:2C. 3:1:1D. 1:1:1
-----May I serve your dishes, sir? -----_____________. A.No, go ahead   
-----May I serve your dishes, sir? -----_____________. A.No, go ahead                            B.Yes, help yourself C.Hurry up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改变量 B.化学反应速率为0.
某硫酸溶液100g,把它与足量的锌作用,制得氢气0.4g,这种硫
某硫酸溶液100g,把它与足量的锌作用,制得氢气0.4g,这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0.4%          B.9.8%          C.96%           D.19.
找出划线词与其他三项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 ) A 复前行
找出划线词与其他三项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 )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B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 亲贤臣,远小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