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唐朝末年诗人,字太朴。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17.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3分)

答案

16.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1分)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2分)

17.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每点1分,指明手法加简要分析)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答时要注意诗歌的标题“秦国怀古”和注释①周朴是唐朝末年诗人,以及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不堪回首思秦原”,这些信息表明晚唐诗人看到现在荒凉破败的景色想起秦代大年的强盛,借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表达对唐末国势的担忧。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景情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景物特点或画面特点与作者情感是否一致。景情关系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景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然后选择恰当的术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泾水萦纡傍远村荒郊”令作者“一望欲消魂属于触景生情,“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是寓情于景,整体来说本诗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一艘测量船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
如图所示,一艘测量船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巳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问:这处
2013年元宵节正值周末,观灯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
2013年元宵节正值周末,观灯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当天有520000游客在夫子庙地区观灯闹元宵,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52×105     B.5.
Whenever I met her, _______was fairly often,she greeted me with a sweet smile
Whenever I met her, _______was fairly often,she greeted me with a sweet smile. A.who        B.which         C.when           D.that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   B.青海和平解放   C.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的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
I am a writer. I spend a great deal of my time thinking about the power of langu
I am a writer. I spend a great deal of my time thinking about the power of language----the way it can evoke (唤起) an emotion, a visual image, a complex idea, or a simple truth. Language is the tool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