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笔阵图 卫铄     夫三端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笔阵图

卫铄

    夫三端①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如陆断犀象。

    乚  如百钧弩发。

    丨  如万岁枯藤。

      如崩浪雷奔。

    1  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①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②该赡:渊博丰赡。③煎涸:指浅黑干涸。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         润色:修饰文字

B.贻诸子孙,永为模范                漠范:榜样

C.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消息:情况

D.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    委曲:曲意迁就

【小题2】要成为优秀的书家,应具备怎样的个人修养?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作答。

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在文章第二段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结尾处,“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中的“书道”指“书法之道”,请概括第三段至结尾处所  介绍的“书法之道”。

【小题4】用“/”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卫其书盔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苏轼《题鲁公帖》)

答案

【小题1】D

【小题2】作为优秀的书家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师法古人,学问渊博,见识丰富,善于感悟。(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笔 砚 墨 纸

【小题4】

(1)选择与书写字体相宜的正确执笔方式;

(2)运笔须用全身之力;

(3)从学写大字入门;

(4)书法以“多力丰筋”(劲健丰润)为优;

(5)心手相协,意在笔先;⑹用心揣摩,每书一字,各象其形。

(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小题5】每断对2处得1分,当断不断扣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釆/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委曲,在该句中做宾语,必须是名词,解释为“曲意迁就”就成为了动词,所以,第一步用语法定位法就能予以排除;其次,根据语境,“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是在“然心存委曲”的前提下出现的谨慎小心的结果,所以,此“委曲”不是“曲意迁就”之意,应该是“弯曲、曲折的书写规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回答本题要注意正确的答题思路。1、找准信息区域;2、分条罗列,注明序号;3、抓关键词,古义今译。由“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可以概括出达源明理;或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书法的规律。由“近代以来,殊不师古”可以概括出师古,或师法古人,向古人学习。由“而缘情弃道”概括出要尊书道,通书道,守书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概括出要博学或学问渊博。“闻见又寡”可知要多闻或见识丰富、见识广、见多识广。“自非通灵感物”可知要通灵感物或善于感悟、善悟、悟性高、领悟力强。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一般都知道,如果不清楚,也可以依据原文信息提取,“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4】“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有这些方面的努力,则“书道毕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相关题目

已知向量a =,b=,设函数=ab. (Ⅰ)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
已知向量a =,b=,设函数=ab. (Ⅰ)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参照以上图示,下列说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参照以上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C.吃松花蛋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
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
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
一石块从地面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它着地
一石块从地面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它着地的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 ) A.B.C.D.
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 回答下
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着火点酒精灯的 火焰温度 白磷 500℃ 红磷    (1)在铜片上,A和C点为白磷
.读南亚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从甲至
.读南亚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从甲至乙的地势变化特征。 (2)图中a、b二大城市的主要功能是       ,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
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  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联合国安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