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AB=BC,∠ABC=60°,∠AP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AB=BC,∠ABC=60°,∠APC=30°,连接PB,那么PA、PB、PC之间会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经过思考后,部分同学进行了如下的交流:

小蕾:我将图形进行了特殊化,让点P在BA延长线上(如图1),得到了一个猜想:PA2+PC2=PB2

小东:我假设点P在∠ABC的内部,根据题目条件,这个图形具有“共端点等线段”的特点,可以利用旋转解决问题,旋转△PAB后得到△P′CB,并且可推出△PBP′,△PCP′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就能得到猜想和证明方法.

这时老师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2,点P在∠ABC的内部,

①PA=4,PC=,PB=      

②用等式表示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对于点P的其他位置,是否始终具有②中的结论?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答案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1)根据结论代入即可填写;

(2)根据△ABP≌△CBP′得出PA=P′C,∠A=∠BCP′,即可得出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当点P在CB的延长线上时,得出PA2+PB2=PC2

【解答】解:(1)①PB==

故答案为:

②PA2+PC2=PB2

证明:作∠PBP′=∠ABC=60°,且使BP′=BP,连接P′C、P′P,如图1:

∴∠1=∠2,

∵AB=CB,

在△ABP与△CBP′中,

∴△ABP≌△CBP′,

∴PA=P′C,∠A=∠BCP′,

在四边形ABCP中,

∵∠ABC=60°,∠APC=30°,

∴∠A+∠BCP=270°,

∴∠BCP′+∠BCP=270°,

∴∠PCP′=360°﹣(∠BCP′+∠BCP)=90°,

∵△PBP′是等边三角形,

∴PP′=PB,

在Rt△PCP′中,P'C2+PC2=P'P2

∴PA2+PC2=PB2

(2)点P在其他位置时,不是始终具有②中猜想的结论,举例:

如图2,当点P在CB的延长线上时,

结论为PA2+PB2=PC2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问题,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

 

相关题目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8年周至二中二模理) 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m、n、l,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题()
剖开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可见一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剖开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可见一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西瓜发育不均匀的原因是( )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发育不良的种子合成的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去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8 200 000 000元,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
去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8 200 000 000元,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支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C为电容器,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C为电容器,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
 When the expression first came into being, people refused to use it but _____
 When the expression first came into being, people refused to use it but _____ they began to accept it.    A. usually                       B. gradually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2+、cY2-、dZ-都具有相同的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2+、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 A.质子数c>d                   B.氢化物的稳定
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       B.
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       B.纯碱   C.硅酸钠溶液      D.亚硫酸钠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