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5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有改动)

1.为什么说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看,(1)“器物文化”指的是怎样的文化?(2)应当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创作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变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并且担负着改造国民精神的重任。

B.作者认为,今天仍然存在着阿Q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

C.作者认为,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即用鲁迅的思想与妨害民族进取的劣根性斗争。

D.作者认为,应当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E.作者认为,对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更需要的还是鲁迅,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

答案

1.(1)鲁迅批判了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4分)

(2)阐明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的重要性。(2分)

2.(1)“器物文化”指吃喝玩乐衣食居行等具体的用具与活动 (2分)

 (2)要点:利用白话的形式;讲究文字技巧;欣赏玩味中国传统的器物文化;抒发的是封建士大夫情调 (4分)

3.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或:今天,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4分)

4.A、C(4分)


解析:

相关题目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                                    B.丙烯的键线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How Room Designs Affect Our Work and Feelings Architects have long had the feeli
How Room Designs Affect Our Work and Feelings Architects have long had the feeling that the places we live in can affect our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But now scientists are giving this feel
在恒温条件下,向CH3COONa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其
在恒温条件下,向CH3COONa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其中可使比值 c(CH3COO-)/c(Na+)增大的是 A.  固体NaOH     B固体KOH.    C. 相同浓度的 CH3C
You should try to catch several English expressions________you see an English f
You should try to catch several English expressions________you see an English film. A.in case                         B.so that C.every time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
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
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足球也能发电 徐娜 ①2012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
足球也能发电 徐娜 ①2012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足球在南非的学校操场上腾空而起之时。课余时间尽兴踢足球,天黑了抱着足球点灯看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