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如下所列举的各种“现象”相对应的“解释要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解释要点: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E.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现象:
(1)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
(2)墙内开花墙外香 .
(3)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
(4)水电解后变成氢气和氧气 .
(5)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
将如下所列举的各种“现象”相对应的“解释要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解释要点: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E.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现象:
(1)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
(2)墙内开花墙外香 .
(3)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
(4)水电解后变成氢气和氧气 .
(5)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从分子的性质考虑,分子都很小,都有间隔,都在不断运动.有些宏观的变化现象能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
【解答】解:(1)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2)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4)水电解后变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现象;
(5)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碘和碘蒸气都含有碘分子,所以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B;(2)A;(3)C;(4)E;(5)D.
【点评】能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能判断一种变化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