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诗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单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选自《人民文摘》)

4. 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B.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C.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D.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答案

4.B

5.A

6.C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中,题干中“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不合文意,原文第六段是说“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考点强调的是“文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B项,题干 “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是内容不合文意,应回到原文具体分析判断。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A项中,题干中“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分不清彼此”并不等同“不严格区分两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语句意思的地方。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比对辨析。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如选项A项中,题干“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混淆题意,考生就要根据题干信息回到原文中重点分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原文是“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所以在理解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C选项,强加因果,应回到原文第二段具体分析判断。

相关题目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钳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钳制qián  积淀diàn   烙印luò    得逞于一时chěnɡ B.媲美bì    刮垢ɡòu    咀嚼jué 
国破山河在,                   。
国破山河在,                   。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赤道开始沿同—经线方向作水平运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赤道开始沿同—经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而产生的偏向是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
《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濡须之战”中,曹操曾收到孙权
《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濡须之战”中,曹操曾收到孙权的一封信,信中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书中又写道,“曹操看毕,大笑曰:‘’孙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C.能够繁殖后代     D.含有蛋白质等有机物
at failing in the math exam, John wouldn’t like to talk about it to his paren
at failing in the math exam, John wouldn’t like to talk about it to his parents. A. Disappointed                     B. To be disappointed C. Disappointing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0)、B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P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
单项选择。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在空白处的
单项选择。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在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I am reading _______ story. It is ________ interesting story.  A. the; the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