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气候类型

干季

湿季

多多马

热带草原气候

510

11月~次年3

基塔莱

11月~次年4

410

12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

13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

14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

15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

16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

答案

12东岸比西岸气温高;原因: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13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14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15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节交替出现,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是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次年4月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16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因为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对草原造成破坏,从而产生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丝绸店     我无法将柔软、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丝绸店     我无法将柔软、细腻、华丽的丝绸,与故乡的桑园,与幽暗、难免闷热的蚕房,与蠕动的傻乎乎的蚕联系起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B.丰富的自然资
发酵工程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
发酵工程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
连线题:(每题2分,共12分)A.高温瞬时杀菌         
连线题:(每题2分,共12分)A.高温瞬时杀菌              a.黄曲霉 B.防腐剂保存                b.牛奶、啤酒C.肝癌        
The thought of going home to his family was all        kept him happy whi
The thought of going home to his family was all        kept him happy while he was working abroad .        A.that B.what        C.those       D.which
I told Sally how to get here, but perhaps I ____ for her. A. had to write it out
I told Sally how to get here, but perhaps I ____ for her. A. had to write it out                      B. must have written it out C. should have written it out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 A.皇室开
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      ) A.皇室开支巨大                     B.土地兼并严重 C.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