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冰心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

  荷叶母亲/冰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dà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 阅读题: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

3.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心情?

  4.倒数第2段她深受感动,为什么?

 

答案

  1.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在自家庭院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3.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差不多就行)

  4.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荷叶无畏无惧地为红莲遮蔽风雨.作者被感动了.大雨来临,荷叶会自觉地保护荷花,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相关题目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的是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的是                           (    ) A.冰融化成水         B.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
古今诗文默写。(9分) (1)《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
古今诗文默写。(9分) (1)《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已知函数f(x)=sin图象上相邻的一个最大值点与一个最小值点
已知函数f(x)=sin图象上相邻的一个最大值点与一个最小值点恰好都在圆x2+y2=R2上,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 ) A.1 B.2 C.3 D.4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    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
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若log3[an(S4m+
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若log3[an(S4m+1)]=9,则+的最小值是     .
为了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建筑南昆铁路过程中应
为了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建筑南昆铁路过程中应注意(  ) 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B.大量开挖坡脚,以增加铁路周围的宽度 C.驱散积雨
 电流的磁效应----其中最为可用的是要判断一直导线中有没
 电流的磁效应----其中最为可用的是要判断一直导线中有没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有下列四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    A. 被磁化的缝衣针和细棉线 
已知式子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
已知式子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   (1)则a=____,b=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   (2)有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