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

 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

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

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一〗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方案二〗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

(3)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4)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答案

 

【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

(1)97 mL (2分)    

(2)偏高(1分)

(3)①EDG (2分)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1分)

③ACD(2分)

(4)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V1-V(2分)

 

相关题目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白杨礼赞》)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白杨礼赞》)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为什么你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你来
为什么你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你来回挥动手发出的声音??(5分)   
14.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从中
14.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 分类 年份总量(吨)商品分类比重(%)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8171315.681
已知数列中,。 (1)求­的值;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
已知数列中,。 (1)求­的值;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 don't know ________ he will come tomorrow.________ he comes, I'll tell you. A
I don't know ________ he will come tomorrow.________ he comes, I'll tell you. A.if; Whether    B.whether; Whether  C.if; That       D.if; If
某电视台每播放18分钟节目便插播2分钟广告,打开电视收看
某电视台每播放18分钟节目便插播2分钟广告,打开电视收看该台恰好遇到广告的概率是(    ). A.               B.              C.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