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①沈括字存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①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县依沭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沭”者,故迹漫为污泽,括疏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
②迁集贤校理。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①池盐给之。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③尝白事丞相府,吴充问曰:“自免役令下,民之诋訾者今未衰也,是果于民何如?”括曰:“以为不便者,特士大夫与邑居之人习于复除者尔,无足恤也。独微户本无力役,而亦使出钱,则为可念。若悉弛之,使一无所预,则善矣。”充然其说,表行之。
④出知延州,至镇,悉以别赐钱为酒,命廛市良家子驰射角胜,有轶群之能者,自起酌酒以劳之,边人欢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越岁,得彻札超乘者千余,皆补中军义从,威声雄他府。朝廷出宿卫之师来戍,赏赉至再而不及镇兵。括以为卫兵虽重,而无岁不战者,镇兵也。今不均若是,且召乱。乃藏敕书,而矫制赐缗钱数万,以驿闻。诏报之曰:“此右府颁行之失,非卿察事机,必扰军政。”自是,事不暇请者,皆得专之。
⑤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
[注]①解:解州,地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势须列候加警 候:侦察兵,哨兵
B.明日,二事俱寝 寝:停止,搁置
C.诏报之曰 报:批复,答复
D.载朝廷故实 故:过去,旧的
7.下列句中与“以父任为沭阳主簿”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以捕蛇独存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3分)
▲
(2)以为不便者,特士大夫与邑居之人习于复除者尔,无足恤也。(4分)
▲
(3)乃藏敕书,而矫制赐缗钱数万,以驿闻。(3分)
▲
9.根据④⑤两段概括沈括的形象特点。(3分)
6.D应为“典故, 掌故”
7. A “因为”
8.(1)北方的辽军(敌军)用马来取胜,没有车是不足以抵挡他们的。(3分,北边,当各1分,句意1分)
(2)认为不方便的,只是士大夫和城市中习惯于免除服役的人,这不必顾虑。(4分,特,复,恤,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于是藏起敕书,假托朝廷命令赐给地方军队几万缗钱,并通过驿站上报朝廷。(3分,矫,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9. 善选人才,淡泊金钱,行事果断(果决),博学善文(答出3点,即得3分)
翻译: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沭阳县靠着沭水,是职方氏所写的“水泽叫沂水、沭水”的地方。早先的河道漫衍为停滞不流的污泽,沈括疏浚水流为一百条水渠、筑九个水坝,得到上等好田七千顷。
升任集贤校理。当时朝廷大规模地登记民间车辆,人们不了解朝廷的用意,都引以为忧;再加上市易司担心蜀地的私盐没法禁止,想全部填埋私盐的井池,用车运来解州池盐供给他们。沈括侍立在神宗身边,神宗回头看看他说:“你知道征集车辆的事吗?”沈括回答说“:请问征集车辆打算做什么用?”神宗说“:北方的辽军用马来取胜,没有车是不足以抵挡他们的。”沈括说:“车战的好处,在历代都可以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五匹马拉车折冲旋转,有利于快速行军。如今民间的载重车笨重庞大,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因此人们把它叫作太平车,只能够在太平的日子用用罢了。”神宗高兴地说:“别人都没有说到这些话,我要好好考虑。”于是又问他川盐的事,沈括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井都填塞封掉而运去解池的盐,使盐全部都由官府发售,固然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小盐井很多,不可能一下子禁绝,势必要在这个地区加强警戒,这样的话我怕所得不足以偿所费。”神宗点头同意。第二天,这二件事都停止实施了。
沈括曾经到丞相府汇报事情,吴充问他说“:自从免役令颁布以后,百姓对它的诋毁攻击至今没有减少。免役法究竟对百姓怎么样?”沈括说“:认为不方便的,只是士大夫和城市中习惯于免除服役的人,这不必顾虑。只是有些贫穷寒微人家本来规定不服力役的,现在也要他们出钱,那是应该考虑的。如果对这些人全部放宽,完全不收他们的钱,就好了。”吴充认为他说得对,上表朝廷施行了这项建议。
出任延州知州。到了延州,沈括以朝廷额外赐给的钱买来酒,命令街市百姓中清白人家的子弟比赛骑马射箭以分高下。有超群出众才能的人,沈括亲自起身酌酒慰劳他,边境上的百姓欢悦激动,拿着弓箭,唯恐不能参加比赛。过了一年,沈括挑选到能射穿箭靶、飞身上车的人一千多名,都补充到中军做志愿兵,因此延州军队的声威超过了其他州府。朝廷派出守卫京城的禁军到边境驻防,两次赏赐他们也没有赏赐地方军队。沈括认为京城的卫兵虽然重要,但是没有一年不战斗的军队则是地方守军。如果像现在这样赏赐不均,会引起变乱。于是藏起敕书,假托朝廷命令赐给地方军队几万缗钱,并通过驿站上报朝廷。神宗降诏答复他说“:这是枢密院颁布赏赐时的失误。如果不是你看到事情的要害,必然会扰乱军政。”从此以后,事情来不及请示报告的,沈括都可以自己作主处理。少数民族和汉族将士从皇城使以下的官职,允许沈括以朝廷的名义补授。
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都有著作论述。他又把平时当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编成《笔谈》一书,大多记载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进退,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