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活着就要创造,如果没有梦想、事业、财富,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 ——励志流行语
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 ——星云
物质时代,“皈依田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河南夏邑、湖北钟祥等中国长寿之乡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五湖四海的都市人定居,他们尊奉着当地人的“生活情调”
——摒弃杂念,融入自然,生活规律。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孤独是一种情调
广袤无垠的戈壁上镶嵌着一条布置源头也不知去想的溪流,它轻抚着身边的每一块沙砾,用最甜美的嗓音吟哦着。它的听众只有一位——我,因为它是流淌在我心间的歌——孤独!
在那个和它相依为命的世界里,我喜欢沿着溪岸向落日的方向走,在余晖中看晚霞绯红的面颊,看炊烟袅娜的身姿,看睫毛折射出的一道道彩虹?任由金黄的阳光洒落满身,任由徐徐清风吹乱发梢,任由孤单的思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辐射到四面八方。在只有我一个人的视野里,是孤独洗去了生活的疲惫和尘世的喧嚣,它安慰着奔波太久的心灵让心跳恢复了自然的频率。
也喜欢在一轮孤月的陪伴下,蜷缩在瑟瑟的夜风中,看随手扔出的石块划出柔和的弧线,扑通一声,激起层层涟漪,然后独自聆听着孤独,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没有夜深人静书桌前母亲送来的牛奶,没有逢年过节时朋友们纷至沓来的祝福,甚至没有一只南飞大雁告诉我季节变更的消息。在只有我一个人的生活中,是孤独浇灌着茁壮成长的意志,无依无靠,无牵无挂,无忧无虑。
拂去《归园田居》上的点点香尘,我看到陶潜是孤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元亮像是摇曳于尘世之外的仙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毫无瑕疵的诠释着孤独。我想,孤独应是他那独一无二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缕缕馨香陶醉了灯红酒绿后一朵朵空虚的灵魂。
翻阅《葬花吟》里的滴滴辛酸,我感到黛玉是孤独的。“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尽管外婆百般怜爱,尽管宝玉万般疼惜,她纤细的心思早已注定了她的孤独。孤独是潇湘馆外茂密的竹林,透不进太多阳光,于是氤氲的潮气里便萌生了不竭的才情。
我愿意像陶潜一样,在孤独的歌声中寻得心灵的安然和恬静;也愿意像黛玉一样,在孤独的歌声中,粹取最完美的才思,长出撑起天地的脊梁;更原意永远沉浸在孤独的溪岸边,在它一粒粒的歌声中,放牧着自己的灵魂。
孤独,歌一般的情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有三句话组成,注意对三句话观点的提炼,第一句话说的是“活着就要创造”强调的是一种入世的态度,第二句话说的是“何必苦苦相争”,体现的是一种豁达的心胸,体现的是一种出世的思想,第三那句话的观点的情调的一种生活的情调。说那句话的三个观点前面两个各持一端,都太绝对,第三个是持中的观点。综合三句话可以立意为:回归本真,活出情调。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多则材料的作文要注意材料的分析,是相同的观点还是相对的观点,相同的观点要注意归纳总结,以共同的观点为了,相对的观点要注意辩证的分析,此题的三则材料,前两反应的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三则在前两则辩证分析的基础上的之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由此立意为要活出自己的情调,什么叫情调,根据前面两则材料的解释即: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不要苦苦的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