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下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 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丙;2—甲;3—乙 | B.1—乙;2—甲;3—丙 |
C.1—甲;2—乙;3—丙 | D.1—丙;2—乙;3—甲 |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下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 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丙;2—甲;3—乙 | B.1—乙;2—甲;3—丙 |
C.1—甲;2—乙;3—丙 | D.1—丙;2—乙;3—甲 |
A【解析】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甲、乙装置的蔗糖溶液体积相同,甲装置半透膜的面积是乙装置半透膜的面积的2倍,所以相对乙装置而言,甲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较多,导致液面上升速度较快,但由于两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相同,最终漏斗颈的液面高度持平,由此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所以丙对应曲线1,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