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宣纸》,回答11—14题(10分)                        

阅读《宣纸》,回答1114(10)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选文有改动)

11(2)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12(3)宣纸有哪些特性?

13(2)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       )(        )

14(3)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答案

11(2)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12(3)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13(2)作比较    列数字

14(3)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相关题目

Washing machines made by China have won ______worldwide attention and Haier has
Washing machines made by China have won ______worldwide attention and Haier has become _____popular name. A. a; the        B./;a    C./;the        D. the; a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
14.0 g铜银合金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14.0 g铜银合金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 A.9.6 g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该材料
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
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容忽视的微细尘埃 尘埃无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容忽视的微细尘埃 尘埃无处不有,虽然它们的个体很小,但汇聚起来的威力却不小。据记载,北美大陆在20世纪30年代
(贵州省贵阳二中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月考) D When I was 16
(贵州省贵阳二中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月考) D When I was 16 years old, I made my first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n’t the first time I had been abroad. Like most of Eng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