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4-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4-5题。

4.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5.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答案

4.D   5.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气温距平概念和图中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4.读图可知,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5.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所以说,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

相关题目

(2011广西梧州,18,分)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
(2011广西梧州,18,分)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a,b),则经过第2011次变换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
将4 mol金属Al全部转化为Al(OH)3,过程中共消耗HCl a mol、NaOH b mo
将4 mol金属Al全部转化为Al(OH)3,过程中共消耗HCl a mol、NaOH b mol,则a+b最小值为 A.4            B.6             C.8           D.16
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产生SO2、NH3、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
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产生SO2、NH3、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             B.2∶3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有两大地震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有两大地震带,我国临近其中一条 ②.所有地震的发生都与地质构造有关 ③.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的发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问题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问题: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CO,它们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大
 Famous sights in London include London Tower Bridge ________ Buckingham Palace
 Famous sights in London include London Tower Bridge ________ Buckingham Palace. A. as well as                                      B. as far as C. as good as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