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①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②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③惟大丞相魏国公[1]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2],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④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而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⑤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⑥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1]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2]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1.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盖士方时,困厄闾里                  穷:贫穷,缺少钱粮

B.庸人孺子,皆得而侮之                易:随便,轻易   

C.世有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的

D.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          道:规律,道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惟大丞相魏国公不然         于其身也,耻师焉

B.既又刻诗于石,遗相人        余船次俱进

C.于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D.而志岂易量哉                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各句中,与“若季子不礼于其嫂”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A.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B 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C.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D 买臣见弃于其妻

4.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是因为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之美。

B.开篇四句,即揭示了全文大意。《史记》记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昼锦”之说就来源于此。“富贵而归故乡”正如同当昼衣锦。

C.本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章第一、二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做陪衬;第三段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第四、五两段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

D.全文词藻丰赡,意蕴深厚;既有精当的议论,也不乏鲜明的形象;说理生动透辟,行文舒展酣畅,无怪乎古人盛赞:“天下文章,莫大于斯。”

4.翻译和断句。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答案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C

【简析】A、不得志 ,不显贵  B、轻视   D、叙述, 宣讲

2.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A

【简析】两个都是连词,表转折。B连词,表目的 ;介词,按照  C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代词,他们。 D代词 ,他的;副词,表期望

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D

【简析】D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

4.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C

【简析】第五段说明写作此记的缘由——“乐公之志有成

5.(1)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能力层级B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评分标准:当断句而不断,算错;不当断句而断,算错。)

2)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B

①只是(追求)把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传扬(或译为“传布”、“传播”)在乐歌之中,来光耀后世而流传无穷无尽。

②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

【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传扬(或译为“传布”、“传播”)在乐歌之中,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相关题目

-Did you go to Jack's birthday party? -No, I ____A.wasn't invitedB.am not in
-Did you go to Jack's birthday party? -No, I ____A.wasn't invitedB.am not invitedC.haven't invitedD.didn't invite
下列景观,属于美国的是( )
下列景观,属于美国的是( )
When I opened the door, I was surprised        Bruce standing outside the
When I opened the door, I was surprised        Bruce standing outside the door.A.seeingB.sawC.seeD.to see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内阁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内阁制           B.两党制               C.总统制       D.选举和议会立
4.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充分振荡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
4.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充分振荡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mol·L-1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判断
—________? —Because I hate doing chores. A.Must I clean the car B.Why
—________? —Because I hate doing chores. A.Must I clean the car B.Why don't you make breakfast C.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coffee D.Who is the most popular in our class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甲)诗:孟浩然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甲)诗: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