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1)写

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1)写出该实验制备纯碱的反应方程式                          

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

3)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

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4) 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

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答案

1NaCl + CO2 +NH3+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2

2c1分)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1分)

)吸收未反应完的NH31分)(答防止倒吸吸收CO2不给分);

)过滤(1分)     玻璃棒、漏斗、烧杯(2分)

)氨气,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共2分)

)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的吸收率。(2分)

486.3 %(或0.863)(0.86也得分)(2分)

相关题目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从无穷远处以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从无穷远处以初动能E向甲分子运动,直至两者不能再靠近。规定在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那么在此过程
随着手机的发展,“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
随着手机的发展,“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某机构对“使用微信交流”的态度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50人,他们年龄的频数分布及对“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图9空白a、d 相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图9空白a、d 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出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在“帝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觉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