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20.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1.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答案】

20.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每点2分,共6分)

21.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2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3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典故作用的题目,典故的作用是借用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然后注意是诗歌的开头,在结构上的作用,引出下文。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手法的题目,手法一般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两句一般从表现手法和修辞考虑,此题只要是比喻的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效果,情感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作答,从前面的诗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可以猜测到大致的情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    A.氮气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若反应前后保持条件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是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
废品率x%和每吨生铁成本y(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256+2x,表
废品率x%和每吨生铁成本y(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256+2x,表明(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增加258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增加2元C.废品率每增加1%,生铁
已知,则=       
已知,则=       
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m。开始时A、B分
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m。开始时A、B分别以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
我们经常都能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请问味觉的形成在    
我们经常都能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请问味觉的形成在     A.味蕾            B.味觉神经        C.大脑皮层        D.脊髓
12名同学分别到三个不同的k*s#5^u路口进行车流量的k*s#5^u调查
12名同学分别到三个不同的k*s#5^u路口进行车流量的k*s#5^u调查,若每个路口4人,则不同的k*s#5^u分配方案共有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