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魅力 ①世上的事,必定先从细微处着手。老子就曾说过:“

细节的魅力

世上的事,必定先从细微处着手。老子就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远行时,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看上去芝麻粒大的细节,关系可能甚大。很多时候,事业的成败就决定于某个关键的细节。

细节的重视有时会孕育着事业的成功。人民解放军的行动指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细化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对于推翻封建主义、建设新中国这一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细得不能再细的细节,但正是从这个细节中,使老百姓们认识到了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起,共产党人成就了历史伟业。

细节的疏忽有时会导致事业的失败。成功转化成失败,往往就是因百分之九十九的审慎外那百分之一疏漏。三国时姜维由于忽略了阴平小路的防守,而导致了蜀国的灭亡。美国航天局由于一个细小零件的检查疏漏,才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的惨剧。西方有首民谣叫《铁钉与国家》:丢掉一只铁钉,失去一个蹄铁;失去一个蹄铁,坏了一个马蹄;坏了一个马蹄,失掉一匹战马;失掉一匹战马,毁了一个将军;毁了一个将军,输掉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一个极小事件的发生,由于不断引发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或者重大事件的发生。

那么,怎样对待细节小事呢?

态度上,小事不可小看。从一粒沙中能够看一个世界,从一滴水里可以看太阳的光辉,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对于工作有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而更是体现在细微的小事中。东晋大将军陶侃,小到竹头木屑,大到设城驻兵,考虑颇为缜密细致。他曾主持造船,命令兵士将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众人不知为什么。后逢大雪,天晴雪融,余雪泥泞,木屑正好用来垫路防滑。多年以后,荆州刺史桓温准备伐蜀时大造船,铁钉不够,陶侃所贮竹头正好能当作竹钉用。正是由于陶侃时时对细处的重视,才成就了他一生辉煌的功勋。

方法上,天下之事都当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使是最聪明的人设计出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时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如果我们只注重所谓大的方面,对小的环节却不以为然,放任自流,漫不经心,结果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宏伟目标却被小问题搁浅,最终走向失败。

世事无小事,只要是你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就值得你去重视。

15.请你指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文章第段和第段之间从结构上说是什么关系,第和第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了“很多时候,事业的成败就决定于某个关键的细节”。(2分)

17.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简要说说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答案

15.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上的事,必定先从细微处着手。”或“老子就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6.总分关系,和第段分别从“细节的疏忽有时会导致事业的失败细节的重视有时会孕育着事业的成功”论证了分论点“很多时候,事业的成败就决定于某个关键的细节2分)

17.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态度上,小事不可小看”的分论点,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2分)

18.文章先提出中心论点,(1分)然后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论证论述了为什么世上的事必定从细微处着手,(1分)之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对待细节小事。(1分)

相关题目

若,则cosα+sinα=________.
若,则cosα+sinα=________.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近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近来一些公共性事件中的舆论反应和一些舆情机构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提高公信力要求政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 m,第四秒内的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 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可以知道 (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 m/s                     
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
(2013·临沂)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
(2013·临沂)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 经过预热、打浆、加热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某豆浆机的参
如图10-11,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AE⊥PD
如图10-11,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AE⊥PD,EF∥CD,AM=EF。   (1)证明MF是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2)若PA=3AB,求直线AC与平面E
图12-1-2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
图12-1-2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 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定此横波(    )图12-1-2A.向右传播,且此时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