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________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

1)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变浑浊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或滴加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气泡(或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2HCl=2NaCl+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OH)2=BaCO3+2NaOH]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NH4HCO3NH3+H2O+CO2

    【实验评价】小明同学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做热源(或小红同学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反思】应避光、避热、密封

   【解析】

1)鉴别NH3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证明是氨气;干燥试纸能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因为NH3遇水生成NH3·H2ONH3·H2O显碱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产生CO2气体;

3CO2NaOH反应生成Na2CO3(溶于水)和H2O,只要证明有Na2CO3存在即可证明产生了CO2

相关题目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有 A.都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有 A.都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B.都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C.都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D.都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
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v0从P点倾斜向上进入水
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v0从P点倾斜向上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若油滴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大小仍为v0,则油滴最高点的位置在(        )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既是氧化剂
“下课”一词近年来有了许多新的意思。根据它在句子中的
“下课”一词近年来有了许多新的意思。根据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分别用另一个词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由于赛场连败,俱乐部高层做出了主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冬季喝酒不但不能起到御寒取暖的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
It's hard being an astronaut's son.I mean, everybody   1   you to be spec
It's hard being an astronaut's son.I mean, everybody   1   you to be special or perfect, and I'm just a (n)   2   student, and I'm also ordinary, too…when it   3   basketball, fo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