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www.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改 )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 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 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这主要是由于地方决策层有着盲目追赶的心态。

C 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中国从唐朝就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 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所出现过的人与事。

E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F 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截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

A 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 百年的砖千年的土。

C 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 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3.中国传统建筑同西方对比,有哪些闪光点。

 

 

4.结合全文,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答案

1. A F

2. D

3. 【示例】(1)建筑无城乡差别 (2)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3)是一个循环营造的科学体系。

4(1)摒弃一味求新,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2)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3)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1 A 、 F两项考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其内容都是作者基本的观点。B项也考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其犯了夸大事实的毛病,很多城市都是“崭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都有追赶的心态,不单地方决策层。C项考对句子的理解,也是考信息筛选。其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应是从“明朝”开始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D 项考对概念的把握。“城市记忆”非选项所说的“城市里曾经所出现过的人与事”,而是指显示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和其它文化特征的各种痕迹。E 项考对句子的理解。其犯了夸大事实的毛病。原句中只是说“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

2 “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出现在第三段段首,是第三到六段的中心句。A B C三项都在其范围内,自然可作为证据。而D项只能证明城市保护工作不科学。

3该题考查对思路的把握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须能够准确把握第三、四、五段的中心句。

4该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也涉及行文思路的把握,还有探究能力。参考答案要点三应是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中心观点。而要点一和二,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观点。考生答出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相关题目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x4-3x2-5x+6;(2)y=x · tanx;(3)y=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x4-3x2-5x+6;(2)y=x · tanx;(3)y=(x+1)(x+2)(x+3).
某中学举行“走进文学百花园”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按照活
某中学举行“走进文学百花园”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凭借自身的语文素养,打开“三重门”,进入“百花园”。 ①第一重门:请你从下
 2012年2月新华网报道,加拿大开发出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2012年2月新华网报道,加拿大开发出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简单方法。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99  B.质量数是43    C.中子数是99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
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
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
 --- How is the project going?--- Fairly well. We have ___________the best solu
 --- How is the project going?--- Fairly well. We have ___________the best solution.A. looked up         B. worked out         C. put away         D. got off
 —Please take the notebook to your sister. —______.  A. Fine, thanks  B.
 —Please take the notebook to your sister. —______.  A. Fine, thanks  B. Excuse me   C. OK   D. Good morning
用1000 t含氧化铁80%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
用1000 t含氧化铁80%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