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

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克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8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         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答案

【答案】(1)含氮化合物反应  2)使瓶内氮气反应完全  3)氨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知气体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氨气相近

【解析】(1)有两种方法获得的氮气的密度值相比较可知,由含氮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纯净氮气密度值;

2)要得到更准确的氮气密度值,需将氮气反应完全。故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使瓶内氮气反应完全;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氨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氨气相近。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小题(25分) 木  屐 鲁田 沉重的木屐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小题(25分) 木  屐 鲁田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___和通过它的___无关;某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___和通过它的___无关;某导体两端电压为5V,通过的电流为0.1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2.5V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6和8,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外接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6和8,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直径是(     ) A.8       B.10     C.5或4       D.10或8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水流速度V­2,河宽S, 当船头垂直指向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水流速度V­2,河宽S, 当船头垂直指向对岸航行时,则     A.实际航程最短;                       B.过河时间最短
如图B-1所示,半径R=1m的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
如图B-1所示,半径R=1m的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20g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时速度vB=3m/s,以后沿水平导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3个氧分子           
在化学反应A(g)+B(g)2C(g)+D(g) ΔH=Q kJ/m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
在化学反应A(g)+B(g)2C(g)+D(g) ΔH=Q kJ/m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Q________0 (填“>”、“<”或“=”)。 (2)熵变ΔS________0(填
早在2004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
早在2004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清单说明了 A.人大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