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Zn2+、Mg2+
B.滤液中一定含Mg2+,可能含Zn2+
C.滤渣中一定含Ag、Cu、Mg
D.滤渣中一定含Ag、Cu、Zn、Mg
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Zn2+、Mg2+
B.滤液中一定含Mg2+,可能含Zn2+
C.滤渣中一定含Ag、Cu、Mg
D.滤渣中一定含Ag、Cu、Zn、M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锌发生反应;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金属中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存在,据此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解答】解:A、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锌或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Mg>Zn>Cu>Ag,所以AgNO3、Cu(NO3)2全部反应生成了单质铜和银,如果镁过量,生成的固体中含有锌、镁、铜、银,滤液中只含有镁离子,故A错误;
B、如果镁不足,生成的固体中含有锌、铜、银,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Zn、Cu、Ag,滤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可能含有锌离子,故B正确;
C、若滤渣含有镁,则一定含有锌,故C错误;
D、若镁过量,则滤渣中含有Ag、Cu、Zn、Mg,若镁不足,则不含有镁,故D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