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注]①运:转。

用原文回答

    从选段看,孟子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反而“□□□,□□□”,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结合下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答案

【小题1】避水火 水益深,火益热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小题2】示例: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分)。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 “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2分);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2分)。


解析:

【小题1】5分

【小题2】5分,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题目

(6分)(1)0.5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
(6分)(1)0.5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共有_______________个原子。(2)质量都是50g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
如右图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
如右图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 温度为100℃,并沸腾 
在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着火时,最简便的
在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着火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A.用树枝扑打       B.用灭火器扑灭     C.用高压水喷浇      D.用湿
  It is a nice bag , but it only __________ me ten yuan . A. spends     B.
  It is a nice bag , but it only __________ me ten yuan . A. spends     B. takes       C. pays        D. costs
已知,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已知,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主要表现在( )A.2001年底
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主要表现在( )A.2001年底加入世界组织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我这个人一旦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我这个人一旦想通了,决心下定了,那就破釜沉舟,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B.   薛宝钗巧妙而自然地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