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日寻李九庄 常  建 雨歇杨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日寻李九庄

常  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1)这首诗的二、三两句运用的典故分别出自于古代散文名篇《                    

和《                    》。

(2)请结合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观点,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

艺术美。

 (3)你觉得诗中没有出场的李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兰亭集序桃花源记

(2)细味题目中的“寻”字,可知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一二两句主要是实写,描写杨林东渡头的景物以及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三四两句主要是虚写,是根据故人对自己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美丽想象。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认为“虚和实的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按照这种观点,本诗中的清丽的画面、愉快的心情和诗意的遥想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得本来容易写得出较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涵咏咀嚼了。(本题不必要求学生写出课文观点,只要能基本说出诗中的虚与实所指,稍加分析即可。)

(3)一个情怀高洁的世外隐士。


解析:

相关题目

已知:N2(g)+3H2(g) 2NH3(g);△H=-92.4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N2(g)+3H2(g) 2NH3(g);△H=-92.4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N2(g)和3 molH2(g)充分反应放热92.4 kJ B.N2(g)+3H2(g)  2NH3(l);△H=-Q kJ/mol
已知a+2b+3c=20,a+3b+5c=31,则a+b+c的值为(     ) A、6    
已知a+2b+3c=20,a+3b+5c=31,则a+b+c的值为(     ) A、6          B、7          C、8          D、9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时刻质点O正
下列是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了放
下列是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  肺炎双球菌
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和切线的方程.
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和切线的方程.
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占78%,氮气占21%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B1—13馆内,展出主题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展馆为两层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35题。 34.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 A.OA            B.O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