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 杨学义 ①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

当代愚公

杨学义

①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如果天气晴朗,站在路途最险处的“私钱洞”观景台眺望,人们不禁会慨叹: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带领村民凿出这条“天路”的,就是在2021年2月25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

②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下庄村,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种植堪称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下庄村姑娘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外村的姑娘也不愿嫁到这里来。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在下庄村 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没看过电影

③再高的山,都挡不住时代的变化。毛相林深刻地意识到:下庄村的闭塞与时代的巨变越来越格格不入。如果再不见世面,下庄村就难生存下去了。

④1997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与驻村干部一拍即合,铁了心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 毛相林对村民们说: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动容了,短短 5天,就筹集了3960元,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毛相林的母亲是位老党员。毛相林找到母亲,母亲将省吃俭用的700块养老钱借给他。毛相林还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修路。“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不带头,老百姓怎么会服?”

⑤村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但最终村民们被说服了,纷纷签订生死状。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首批80名修路村民集体奔赴悬崖之上,去开凿他们的希望之路!

⑥几乎每一个村民,都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从1997年开工到2004年贯通,全村因修路一共牺牲了六位村民。

⑦二十多年过去了,毛相林对黄会元至今心存愧疚。黄会元本来已经举家迁往湖北荆门,他在当地采石场学会了凿岩机技术。毛相林说服他回来。但是,在一次施工中,黄会元不幸被石头砸中,坠崖身亡。毛相林做好了被黄会元父亲打骂的准备。但没有想到,黄父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给了儿子用,并且在儿子葬礼上说:“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后来又有四位村民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有动摇过。

⑧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可是,毛相林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开始。不久,他开始规划村中产业,种植利润最高的漆树,失败了;养蚕、养羊,又失败了。经历了这些教训,他又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于是,他遍访县里的农业专家,还到周边各地请教能人。2013年,毛相林经过深思熟虑,重新出发,推广种植“纽荷尔”脐橙。他还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得到了县农委的专项资金保障。现在的下庄村,种植了650亩脐橙,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9年,他们迎来第一个丰收年。

⑨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注定和那条“天路”一样,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⑩________________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但这种“愚”是一种“大智若愚”。毛相林说:“我想,这些不光在修路上有用,在脱贫攻坚上有用,在各行各业,也能让人终生受用!”

1 简要分析第 ①段与第②段不能调换的理由。

2 ⑦段介绍黄会元父子的事迹有何作用?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两个“竟”字,突出表达了对村民改造自然精神的赞叹。

B ②段画线句中的一系列数字,突出了下庄村的封闭和落后。

C ④段画线句对毛相林语言的描写,充分显示出他修路的坚定决心。

D ⑧段两个“失败”,可看出农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管理水平有限。

4 结合主旨,联系上下文,在最后一段中的横线上,用比较整齐的句式,具体诠释当代 “愚公精神”,注意衔接自然,语句通畅。

答案

1 ①先说修路后的壮观,再回顾修路前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说明这条路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以及现代发扬“愚公精神”之必要;②先展示发扬“愚公精神”的成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2 在内容上这一事迹体现了 “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在阵痛中拥抱变化,有义无反顾的牺牲,但是为达到既定的目标,绝不动摇。在结构上,为下文“天路”终于凿通做铺垫。

3 D

4 示例:只有主动迎击人生的难、世间的险、岁月的苦,在阵痛中拥抱变化,甚至在必要时义无反顾地牺牲,才能真的迎来美好的人生。

【分析】

1. 本题考查段落顺序安排的理由。

由第 ①段“如今,一条蜿蜒8公里的公路悬挂在巨石嶙峋的山崖边,从高空俯瞰,竟似一条缠绕在群山之中的卧龙”可知,主要讲述修路后的壮观。

由第 ②段“1997年,一组修路前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下庄村96户397人中,有100多人没去过县城,也没见过公路、汽车和高楼;有300多人没见过电视;有100多人从没看过电影”可知,这一段主要讲述修路前的情况。

这两个段落修路后与修路前的情况形成对比,突出了这条 “天路”的重要意义,结合第①段“这竟是下庄村村民用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天路’”可知,也阐述这条路修建的艰辛,自然引出下文现代发扬“愚公精神”之必要。同时,先写这条“天路”的现状,更能吸引读者思考关注发扬“愚公精神”的必要性。

2. 本题考查分 析句段的作用。

由第 ⑦段“我儿牺牲了,我还要动员全村老幼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火,把这条路修通。只有把路修通了,子孙后代才可以摆脱贫困!”“后来又有四位村民牺牲,也有不少人受伤,但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有动摇过”可知,内容上,这一事迹体现了“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即不畏艰难,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为达目标绝不动摇。结构上,结合下文第⑧段“2004年4月,这条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凿通了”可知,也为下文“天路”的成功凿通做了铺垫。

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D. 文中的两次 “失败”不能体现“农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管理水平有限”,由第⑧段“可是,毛相林清醒地意识到,修路只是让他们摆脱贫困的开始”可知,毛相林帮助村民摆脱贫困的尝试没有成功,他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故选 D

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 析。由第 ⑨段“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注定和那条‘天路’一样,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可知,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挫折、变化、坎坷,最重要的是如何不畏艰难,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为达目标绝不动摇,才能迎来美好人生。补写的句子要注意用比较整齐的句式,注意衔接自然。

示例:只有不畏道路的难、人世的险、命运的苦,在坎坷变化中艰苦奋斗,为达目标绝不动摇,才能真的迎来美好的人生。

相关题目

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
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 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                            
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
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①CO2 ②HCl ③H
已知物体A受三个力F1=12 N,F2=10 N,F3=6 N,如图3-5-4所示.
已知物体A受三个力F1=12 N,F2=10 N,F3=6 N,如图3-5-4所示.求A受的合力. 图3-5-4
下图表示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A.②→③→
下图表示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①    B.④→②→③→⑤→① C.③→②→④→⑤→① D.①→⑤→④→②→③
用适当的句子填空 A:Hello, could I speak to Linda? B:         
用适当的句子填空 A:Hello, could I speak to Linda? B:                      1                            . A:Hi,Linda, it's Judy here. I calle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I”是______
How beautiful she sings! I have never heard ________. A. the better voice   
How beautiful she sings! I have never heard ________. A. the better voice        B. a good voice    C. the best voice     D  a better voice  
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l.设l交抛物
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l.设l交抛物线于A、B两点.求:(1)|AB|;(2)|AB|的最小值.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