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

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收集的氧气应  放在桌面上.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实验中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  ,写出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  (填字母).

答案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收集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解答:

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酒精灯;长颈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收集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A;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正;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实验中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防止气体逸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B;催化;防止气体逸出;过氧化氢水+氧气;E;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相关题目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进行相关的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铁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a g纯铁粉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
材料一: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透露:中国每
材料一: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透露: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牵涉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相同的小灯泡,L为直流电阻 为零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相同的小灯泡,L为直流电阻 为零的电感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为稳恒直流电源时,灯泡A、B
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8厘米,那么
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8厘米,那么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     像 
It's not a nice day,_______ it? A.was              B.is   
It's not a nice day,_______ it? A.was              B.is           C.has
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
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S1、L1表示,台灯开关和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30年的努力,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进
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
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