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
1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
答:
(1)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萧萧疏竹,泠泠水声,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孤寂、伤感)之情。 (2)反衬手法,以动衬静,“泉响”反衬四野的空旷、冷寂,“鸟喧”反衬夜的静谧。(3) 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夜不能寐,起望西园,倚楹至旦,体现其“寂寞”;描写空旷幽寂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寂寞”;末句直抒“寂寞”之胸臆。
【解析】
试题解析:
(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即可,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恬静优美、闲适安宁、朦胧迷离等,注意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同时还要分析通过景物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露水、月光,竹声、水声,这些凄冷之景渲染了幽清、冷寂的意境。抒发了孤独寂寞的情感。
(2)表现手法是指诗歌为更好的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④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⑤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本诗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用水声和鸟声,以声音来衬托周围的静,是典型的反衬手法。
(3)题干中问道“如何”二字,也就是间接在问表达寂寞之情的手法,前六句是间接抒情,通过夜不寐及周围的环境来衬托寂寞,最后两句的直接点出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