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全国人民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四川灾区人民经过几个月的重建,一座座崭新的、具有抵御8级地震能力的教学楼胜利竣工,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B.根据市场的需求,今年农业大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引进、推广新品种的工作。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三峡大坝下游大量的蔬花水柏枝和中华蚊母的发现,打破了国外部分专家称三峡生物不可复制的说法。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一看句中典型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词等等;二压缩语句,保留主干。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应该改成“经过四川灾区人民几个月的重建”;C成分赘余。“预支”的“预”就是“提前、预先”的意思,因此应删去“提前”;D“打破”和“说法”搭配不当,可将“打破”改为“否定”“推翻”。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题目

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铁路和河
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铁路和河流交汇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8分) (2)上述城市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周边城市,
CuCl2 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原因是CuCl2 的水
CuCl2 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原因是CuCl2 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H2O)4]2++4C1-[CuC14]2-+4H2O(蓝色)            (黄色)现欲使溶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若线段FA的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若线段FA的中垂线与双曲线C有公共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C =BC,D、E、 F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C =BC,D、E、 F分别为棱AB、BC、A1C1的中点。    (1)证明:平面A1CD;    (2)证明:平面A1CD⊥平面ABB1 A1
_______was known to us all that Johnson had broken his promise _______ he would
_______was known to us all that Johnson had broken his promise _______ he would give each of us a small gift. A. As ; which    B. What ; that    C. It ; that          D. It ; which  
It’s his laziness that ________ his failure in the last exam. A. resulted from
It’s his laziness that ________ his failure in the last exam. A. resulted from         B. resulted in           C. led into        D. brought in  
材料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 1978
材料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西北草原退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西北草原退化                        B. 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