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5,在Rt△ABC中,,CP平分∠ACB,CP与AB交于点D,且 PA=PB.【小题1

如图15,在Rt△ABC中,,CP平分∠ACB,CP与AB交于点D,且 PA=PB.

【小题1】请你过点P分别向AC、BC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并判断四边形PECF的形状
【小题2】求证:△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题3】设,试用的代数式表示的周长;
【小题4】试探索当边AC、BC的长度变化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不变的值,若变化,试说明理由

答案


【小题1】过点P分别作PE⊥AC、PF⊥CB,垂足分别为E、F(如图4)    …………1分

∵∠ACB=90°又由作图可知PE⊥AC、PF⊥CB,∴四边形PECF是矩形,
又∵点P在∠ACB的角平分线上,且PE⊥AC、PF⊥CB,∴PE=PF,
∴四边形PECF是正方形.                                …………2分
【小题2】证明:在Rt△AEP和Rt△BFP中,
∵PE=PF,PA=PB,∠AEP=∠BFP= 90°,
∴Rt△AEP≌Rt△BFP.
∴∠APE=∠BPF.
∵∠EPF= 90°,从而∠APB= 90°.
又因为PA=PB,
∴△P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分
【小题3】如图4,在Rt△PAB中,∠APB=90°,PA=PB,PA=m,
∴AB=PA= .                                       …………6分
由(2)中的证明过程可知,Rt△AEP≌Rt△BFP,可得AE=BF,CE=CF,
∴CA+CB=CE+EA+CB=CE+CF=2CE,又PC=n,
所以,在正方形PECF中,CE=PC=n.
∴CA+CB=2CE=
所以△ABC的周长为:AB+BC+CA=+
【小题4】不变, .                                  …………9分
【参考证明:如图4,∵∠1=∠2=∠3=∠4=45°,且∠ADC=∠PDB,
∴△ADC∽△PDB,故,即 ,……①
同理可得,△CDB∽△ADP,得到 ,   ……②
又PA=PB,则①+②得:===
所以,这个值仍不变为.】解析: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得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题目

下列各数中,3.141 59, ,0.131 131 113…,-π, , ,无理数
下列各数中,3.141 59, ,0.131 131 113…,-π, , ,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
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
13.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
13.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一架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
一架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壁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向后滑动的距离(   ) A 等于1
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盐酸50 mL50 mL50 mL m(混合物)9.2 g14.2 g27.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b,求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A.       
若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和,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
若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和,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             B.1:2                 C.2: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