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材料二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摘、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的饮料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说到全球化的启动,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极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二)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

评分标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采用整体评分法。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物质文明的交流,正如材料所述的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精神文明的交流,特别是中国与欧洲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成长;在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化不断发展。

相关题目

 Expo 2010 Shanghai, ______ theme i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was the first
 Expo 2010 Shanghai, ______ theme i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was the first World Exposi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 which               B. what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试图    视角          势如破竹           始
原始大气中没有(    ) A、氧气  B、氮  C 、甲烷   D、
原始大气中没有(    ) A、氧气  B、氮  C 、甲烷   D、水蒸气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A的化学式为 ;反应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的文段答题。    (1)家,一个多么温磐的字眼!
阅读以下的文段答题。    (1)家,一个多么温磐的字眼!它是南丽湖上盈盈的波光,是七仙岭间潺潺的清泉,是万泉河轻扬的涛声,是五指山鳞峋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提出了具有革命的土地纲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