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材料二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摘、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的饮料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说到全球化的启动,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极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二)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

评分标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采用整体评分法。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物质文明的交流,正如材料所述的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精神文明的交流,特别是中国与欧洲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成长;在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化不断发展。

相关题目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因
香豌豆中,只有当A、B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
香豌豆中,只有当A、B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中有3/4开红花;若让该红花植株自交,则其自交后代的红花
如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一重物用绳
如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一重物用绳索经滑轮与缸中活塞相连接,活塞和气缸都导热,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原先重物和活塞均
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
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刚结束的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刚结束的第49届世乒赛中,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金牌。 B、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来 B.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 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该溶液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①Al原子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②Ag+、Cu2+与NH3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 ③H—F的
从自然界获得纯种的酿酒酵母,基本程序是:配制培养基—
从自然界获得纯种的酿酒酵母,基本程序是: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记录—纯化培养。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