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201011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7.“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答案

6B(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7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8BA项中,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中国固有的学问”这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相关题目

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
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36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
下列物质溶于说,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A.二氧化碳
下列物质溶于说,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A.二氧化碳 B.蔗糖 C.肥皂 D.纯碱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
根据水分和热量等自然地理因素,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
根据水分和热量等自然地理因素,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读图一:A代表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B
小丽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 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 m,他用250 N的
小丽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 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 m,他用250 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A.有用功为200 J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2012年2月,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2012年2月,菲律宾却通过法案将其划为领海基线范围之内。读黄岩岛位置示意图(图5),完成54~56题。
Johnny lived with his mother and father in a small town in the mountains .  On
Johnny lived with his mother and father in a small town in the mountains .  One day there was an earthquake near the  11   , Many houses were  12   . Everyone thought that there would soon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