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

8、“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9、“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答案

8(5) 示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雪载途、朝京人绝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2)与昔日元宵节的繁盛景象形成对比,烘托了词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2)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1分)

评分建议:(答到风雪载途,朝京人绝得1分;渲染悲凉气氛1分;与往昔繁华对比得1分;烘托感慨或表达眷恋之情得1分;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得1)

9(6) 示例:“当时月”表达了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兴亡之痛;2分)“烛泪”表达了一位孤臣义士内心的亡国之悲和对故国的忠心(2);词人借“梅发”表达了容颜渐老、年华已逝的悲苦,也表达了凛然不移的节操。(2分)

10、评分建议:(答国破家亡或兴亡之叹得1分,答到两点得2分;答亡国之悲或对故国的忠心得1分,答到两点得2分;答借梅发表达容颜渐老的悲伤得1分,答到凛然不移的节操得1分,答到两点得2)

附录赏析:

  上片首先写上元节:“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烧灯节”即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南宋都城临安,上元节多繁华热闹,这样的通宵欢乐,作者自然是记忆犹新的。“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风雪虽然相同,江山也依然如旧,所不同的是在异民族的统治下,因而带来的变化是“朝京人绝”,这四个字使刘辰翁的故国情深跃然纸上。上片是写景,词人以上元节昔日的繁华,对比当今的风雪交加,行人稀少,反映了政权的变化。下片是抒情。“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词人说: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我和你都尝到了兴亡的惨痛。我和你面对的仍是宋室亡国前的月亮,这似乎是可以自我安慰了。“与君” 句,看似安慰,实际上更加触动了他的情感:“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梅发”,梅花白色,故即白发。这是说,同样是这个月亮,现照着的是伤心的眼泪,照着的是萧萧的白发。

相关题目

关于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政治中
关于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B、文化中心、经济中心   C、交通中心、经济中心   D、金融中心、国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
 “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
 “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初三(3)班开展了“爱名著,爱阅读”读书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活动一:萃取
A、B 2种有机物都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存在下与过量的H2
A、B 2种有机物都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存在下与过量的H2反应均生成2甲基丁烷;每1 mol A、B均可以与320 g溴完全反应,A反应后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4
仿照作者在《说“屏”》中的写法,对我们生活中的窗帘作
仿照作者在《说“屏”》中的写法,对我们生活中的窗帘作一番介绍,200字左右。
新中国国旗的图案中,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
新中国国旗的图案中,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它的象征意义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B.中国人民和世界人
 The children sat ______ of the car. A.in front  B. in the front  C. on the
 The children sat ______ of the car. A.in front  B. in the front  C. on the front  D. on front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