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清静、清幽的幸福境界。

B、曾几何时,我们崇拜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今天,这一切终于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颠覆了,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相比美国人,中国人一直生活得谨小慎微,总是在不停积蓄着,以备不时之需

C、村言俚语同样存在微言大义,作为识字不多的农村老太太,景海鹏之母仍毫不犹豫地将亲手哺育的儿子,分为“自己的儿子”与“国家的儿子”,并将感情天平倾向后者,支持海鹏投身航天事业。

D、近日,五风十雨的天气让河北省城不少的树木遭了殃,倾斜、倒伏甚至折断的现象频频发生。为此,石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迅速启动了园林防洪抢险紧急预案,派出的园林抢险队,驾着吊车、铲车、运输车,上街清理被大风刮倒的树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而该句将此望文生义成“多风多雨”的恶劣天气之意了。A项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B项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C项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此题中的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而该句将此望文生义成“多风多雨”的恶劣天气之意了。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相关题目

201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2011年,也是中
201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2011年,也是中国进入“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
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 
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 
A woman and a man were involved in a car accident on a snowy cold Monday morning
A woman and a man were involved in a car accident on a snowy cold Monday morning. Both of their cars became totally damaged. But amazingly neither of them was hurt. God works in mysterious ways. After
Most people want to be successful, but never stop to think what it will really t
Most people want to be successful, but never stop to think what it will really take to get there in their chosen field. If it means going back to college for 2 years of night school, could you do it ?
小明乘坐火车从某地到上海去参观世博园,已知此次行程为21
小明乘坐火车从某地到上海去参观世博园,已知此次行程为2160千米,城际直达动车组的平均时速是特快列车的倍.小明购买火车票时发现,乘坐动车组比
如图,将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3=
如图,将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3=20°,则∠2=(      )    A. 55°        B. 30°        C. 50°       D. 60°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堂上,语文老师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
从1982年至今,中央先后颁发了11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
从1982年至今,中央先后颁发了11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据此回答下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