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同学是一位电学实验爱好者,他向老师要了好多电学实验器材(

吴亮同学是一位电学实验爱好者,他向老师要了好多电学实验器材(见表1),准备来探究一段某种材料的电阻,表2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他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大约每隔2分钟测量一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吴亮的电路图;(电路中不需要的器材不要画在图中)

表1

器材编号

器材名称

规格

1

电流表

0.6 A/3 A,内阻小于0.1 Ω

2

电压表

3 V/15 V,内阻大于9 kΩ

3

学生电源

使用3 V直流

4

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25 Ω

5

开关

6

导线

 (2)在方格纸上作出电阻丝的U-I图线;

表2

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1

0

0

2

0.40

0.04

3

0.80

0.10

4

1.20

0.22

5

1.40

0.30

6

1.60

0.40

7

1.80

0.56

 

(3)由序号为6的这组数据计算出此时电阻丝的电阻测量值为R=__________ Ω,如果考虑到电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则此电阻测量值R跟电阻真实值R相比较,应是R_________R;(选填“>”“<”或“=”)

(4)所画出的U-I图线是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材料的特性可以用来制成___________传感器。

答案

(1)

(2)见下图

(3)4.0  <

(4)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温度

解析:(1)由表3可知:材料的阻值很小,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U、I从0开始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表2的数据在U-I图象中描点画平滑曲线如上图所示。

(3)由序号6提供的数据得,电阻丝电阻的测量值R6==4.0 Ω。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R<R

(4)U-I图象中的图线是弯曲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以用来制成温度传感器。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伏安特性曲线,传感器。

相关题目

Do you want ______ with me? A.go to school                  
Do you want ______ with me? A.go to school                        B.goes to school C.to go to school                      D.to go to the. school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B、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
When you're learning to drive,________a good teacher makes a big difference.
When you're learning to drive,________a good teacher makes a big difference. A.have              B.having C.and have          D.and having
二项式(1+sinx)6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一项的值为 ,
二项式(1+sinx)6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一项的值为 ,则x在[0,2π]内的值为________.
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
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
质量为48kg的人,如果他每只鞋底的面积为160cm2,他站立时对
质量为48kg的人,如果他每只鞋底的面积为160cm2,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N,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Pa。(g=10N/kg)
—Are you sure you can do well in the final exam?—_____________, I’ve got e
—Are you sure you can do well in the final exam?—_____________, I’ve got everything ready.A. No, I’m not sure                                B. It’s hard to sa
月出于东山之上,              。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