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          发生了改变。

(3)比较a、 b两图,还能得出哪些结论是①                、②               

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49.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答案

Ⅰ(8分)

(1)竞争 (2分)

(2)优势(地位)(2分)

(3)①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②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③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逆转)。    (答对两点得4分)

Ⅱ(10分)(每空2分)

(1)田鼠(或初级消费者)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

(2)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的强度相对较低)(2分)

(3)0.3%     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


解析:

Ⅰ(1)从图a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水蚤在铜污染或无铜污染中都存在优势物种,故它们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2)第21天时甲水蚤比乙水蚤数量多,第5天时乙水蚤比甲水蚤数量多,即在不同的时刻优势物种不同。

(3)比较a、b虚线左侧,可以发现当铜污染程度加大时,乙的优势更明显;比较a、b全图,可以发现,有污染时,乙优势明显,无污染时,甲优势明显,同时能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优势物种发生改变。

Ⅱ(1)植物→田鼠→鼬,总同化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Ⅱ的总同化能量处于第二位,代表田鼠,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用于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形成散失(用于维持体温)。

(2)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反映了呼吸量与总同化量的不同。

(3)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总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总同化量。比值偏小,原因是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偏少。

相关题目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画出三棱柱的展开图,下面是四位同学画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画出三棱柱的展开图,下面是四位同学画出的图形,你认为画得正确的是(   )
2009年8月4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中国农民60岁
2009年8月4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主席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主办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主席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引起巨大反响和如潮好评。胡主席总书记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行政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行政机关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
求过点A(1,-1),B(-1,1),且圆心C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
求过点A(1,-1),B(-1,1),且圆心C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Chinese ________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now.A. speaks      
Chinese ________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now.A. speaks             B. is speaking                 C. spoke            D. is spoken
(3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
(3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可分别用v(A)、v(B)、v(C)表示,且有如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
一个转运RNA上与信使RNA配对的3个碱基为CGA,此RNA运载的氨基
一个转运RNA上与信使RNA配对的3个碱基为CGA,此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GCU)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