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          发生了改变。

(3)比较a、 b两图,还能得出哪些结论是①                、②               

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49.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答案

Ⅰ(8分)

(1)竞争 (2分)

(2)优势(地位)(2分)

(3)①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②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③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逆转)。    (答对两点得4分)

Ⅱ(10分)(每空2分)

(1)田鼠(或初级消费者)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

(2)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的强度相对较低)(2分)

(3)0.3%     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


解析:

Ⅰ(1)从图a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水蚤在铜污染或无铜污染中都存在优势物种,故它们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2)第21天时甲水蚤比乙水蚤数量多,第5天时乙水蚤比甲水蚤数量多,即在不同的时刻优势物种不同。

(3)比较a、b虚线左侧,可以发现当铜污染程度加大时,乙的优势更明显;比较a、b全图,可以发现,有污染时,乙优势明显,无污染时,甲优势明显,同时能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优势物种发生改变。

Ⅱ(1)植物→田鼠→鼬,总同化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Ⅱ的总同化能量处于第二位,代表田鼠,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用于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形成散失(用于维持体温)。

(2)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反映了呼吸量与总同化量的不同。

(3)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总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总同化量。比值偏小,原因是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偏少。

相关题目

如图4-4-17所示,竖直平行导轨间距l=20 cm,导轨顶端接有一电
如图4-4-17所示,竖直平行导轨间距l=20 cm,导轨顶端接有一电键K,导体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无摩擦,ab的电阻R=0.4 Ω,质量m=10 g,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15—16题。15.在甲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15—16题。15.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Zn和FeB.Cu和AuC.Zn和CuD.Mg和Al
下列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OH  
下列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OH           B.—NO2        C.       D.
体积相同,PH值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
体积相同,PH值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 A 相同    B HCl多    C CH3COOH多   D无法
    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
    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23~24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以下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
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时间t,速度的大小为vt;则经过
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时间t,速度的大小为vt;则经过时间2t,速度大小应为    A.v0+2gt          B.vt+gt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