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试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试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睛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②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2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22. “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21.在上阕中,作者抓住春天景象的典型意象,(1分)通过微风、轻云、碧水、晴空和争泥春燕等意象(2分)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1分高@考☆资&源*网)

22."此情唯有落花知!"拟人手法。(2分)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和思念故旧亲人的感情。(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②环境承载力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
—Daddy, which of these smart hats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hat shop? —_______
—Daddy, which of these smart hats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hat shop? —_______. They are both expensive and less warm-keeping.          A.Either         B.Nothing      C.N
ΔABC中,a=1,b=, A=30°,则B等于                      
ΔABC中,a=1,b=, A=30°,则B等于                       (    )    A.60°        B.60°或120°      C.30°或150°       D.120°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冬短无夏,四季如春”。上述气候谚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健全城乡居民社
江苏省宿迁市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无
江苏省宿迁市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无内容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共产党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B. 有关人士分析,海峡两岸进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