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此诗是元丰三年(1080)秋,黄庭坚自京赴太和县,路过池口(在今安徽贵池)所作。②双属玉:似鸭而大,毛作紫绀色,长颈赤目。③舂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16.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17.反用典故或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诗人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赏析“翻案法”在诗中的妙处。

答案

16.首联从扣题入手,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17.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 感慨。 他由网而联想到鱼, 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这个成语本来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作者反用其意,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黄庭坚此联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干问的是“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再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诗的前半在写景中抒情。首联从扣题入手,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贵池孤城,恰逢瑟瑟秋风夹着如烟秋雨,绵绵濛濛下了三日,我无奈滞留小城,集市也因为淫雨而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街市繁荣的景象,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诗人信手拈来,不假藻饰,富有孤城风雨图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的喜爱。这里纯为写景,但内心情意已曲曲传出。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首先考生应明白答题的步骤:第一步:总结并概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二步: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概括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如本题首联从扣题入手,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17.题干问的是“反用典故或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诗人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赏析‘翻案法’在诗中的妙处。”这是考查表达技巧。做好这一题首先要明白诗文中运用了什么典故,这个典故本意是什么,然后诗人又是怎样翻出新意的。此题中运用的典故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作者反用其意,“临渊不羡鱼”,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此联将平常的成语翻出新意、显示出诗人超出流俗的胸襟。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却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颈联或尾联只要答出一联且扣紧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本题颈联将平常的成语翻出新意、显示出诗人超出流俗的胸襟。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却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

相关题目

把1 234(5)分别转化为十进制数和八进制数.
把1 234(5)分别转化为十进制数和八进制数.
— What's the time, please? — Sorry.                  A
— What's the time, please? — Sorry.                  A.Let me see           B.I don't know           C.Excuse me         D.It's seven thirty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
已知 A.          B.          C.      D.
已知 A.          B.          C.      D.
一轻绳长为l,系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
一轻绳长为l,系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求:    (1)小球运动的周期;    (2)在小球运动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   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微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A.仁者爱人            B.忠
对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对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①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②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10g ③加入10g同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