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控制反应速率 .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芳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的操作更好.(选填“小明”或“小芳”)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 |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
分析: |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因为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作用,因此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不要用手接触药品. |
解答: |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AD;密度比空气略大;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 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为:控制反应速率 (4)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芳的操作更好,故答案为:小芳 [实验反思]故答案为:因为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作用,因此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不要用手接触药品,(1)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 (2)不要用手接触药品(答案合理均可) |
点评: |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